▲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观察提要】从乘专机到坐高铁、从看规划沙盘到实地考察完工赛区……几年间,冬奥会树立的焕然变化,见证着中国兑现“一定要把它办好”的郑重承诺。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专机抵达张家口市宁远机场,考察冬奥会筹办任务。今天,总书记乘火车沿京张高铁,驶向张家口赛区太子城站。
几年间,冬奥会配套树立中的一条“中枢动脉”激活,见证了筹办任务的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不仅仅是京张高铁,总书记此次考察的赛区、赛场,都用焕然变化彰显着冬奥筹办的中国速度与质量。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1月18日考察首日首站,首都体育馆。2017年,总书记曾来到这里了解体育馆改造规划。如今,随同北京冬奥会首块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冰面成功制出,首体完成改造,将成为冬奥会上短道速滑与花招滑冰的竞技舞台。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第二站,延庆赛区。两年前,总书记曾在北京冬奥组委,同延庆赛区场馆树立者视频连线。如今,总书记来到已经完工的赛区,现场考察国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契合奥运规范的平地滑雪赛场。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今天,1月19日,张家口赛区。四年前,出现在总书记面前的还是临时展馆、沙盘、场地规划用地。现如今,运发动村、高铁站等设施迤逦展开,云顶滑雪公园和古杨树场馆群蓄势待起。
相同地点,几年之间用基石筋骨与创新匠心筑起巨变,是一个个初心不改的庄重承诺,落地、生根、开花。
“兑现承诺”历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冬奥高频词。
自2015年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在会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多个重要场所,总书记频频提及“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承诺一定把它办好”。
“全面”“每一项”“一定”凝聚了这份承诺的重量。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北京申办冬奥会时就提出“以运发动为中心、可继续开展、节俭办赛”的三大理念,这与2014年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可接受、可收益、可继续”等中心内容相契合。
申办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这一理念贯串于筹办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新的“奥运规范”也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绿色低碳可继续,是冬奥赛区树立没有商量的硬约束。
延庆赛区树立难度最大。即使如此,在赛区动第一锹土前,首先做的就是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维护任务。为了让植物自由迁徙,还利用桥梁、涵洞等变身植物通道……
——让人民群众受益,是举办冬奥会的意义所在。
张家口崇礼已于2019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近3万人直接或直接为雪场效劳,成功端起了“雪经济”饭碗……
——借助专家经验,是开放办奥的应有之义。
张家口市已经与芬兰中南部城市拉赫蒂签约成为友好城市。两个城市在夏季运动及赛事、体育场馆及设施树立、冰雪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展交流,实现产业协作……
——控制办赛本钱,是场馆规划设计考虑的重点之一。
本着总书记提出的“竞赛场馆重复利用、综合利用、耐久利用”的“中国经验”,北京赛区少量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并创新性实现竞赛场馆具备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能力。国度游泳中心“水立方”成功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成为世界首个实现“冰水转换”的 “冰立方”……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挑战,中国仍在坚实履行申奥承诺。
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重中之重”的场馆树立,12个竞赛场馆克服重重困难于2020年底完工,依照冬奥会的举办要求按时交付,为处于“不确定性”之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注入强心剂。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连续两天考察三大赛区,跟大家互动喊“加油”,给运发动和冬奥筹办人员吃了定心丸。
“2022年相约北京!”习近平的“邀请函”早已收回。中国然诺,世界赴约。